赵福军:“一带一路”经贸发展亟待克服六大困难

        5年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在互惠中壮大,各国合作意愿日益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或升级了5个自贸协定,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正在加快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更多共享发展成果的机会,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纽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下一步的着力点又是什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调研员、副研究员赵福军就此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

       “一带一路”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赵福军:在当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截至今年7月,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表明了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与决心。“一带一路”5年建设成就显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经贸投资合作成效显著,为全球经贸发展、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也充分显现中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

       六大困难亟待克服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目前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还面临哪些问题,主要障碍是什么?
       赵福军: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须进一步克服和解决。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现有市场需求规模有限。二是“一带一路”区域内的高水平经济一体化建设明显滞后。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比重相对较低。四是区域内大多数地区基础设施和实际需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包括中国国内的沿边地区、中亚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与欧洲、亚洲人口密集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五是贸易往来存在较多壁垒和障碍。如新欧亚大铁路途经多个国家,轨距不同,换轨操作费时耗力,各国口岸合作机制尚未形成,通行便利化程度不够,物流成本偏高,一些国家的港口设施落后,增加了相互商品和服务流通的困难程度。六是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和不利影响仍然存在,沿线相关国家之间的战略互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商建自贸区是深耕“一带一路”着力点

       中国经济时报:您对下一步“一带一路”建设在经贸合作领域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赵福军:未来深耕“一带一路”的着力点,应更多放在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次区域商建自由贸易区上,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实现次区域深度合作。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现有区域、次区域合作中增加“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议题,充分发挥双边经贸联(混)委会等现有机制作用,全方位推进双边、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形成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区域合作新格局,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更    加规范、公平。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营造良好外贸合作环境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如何营造有利于“一带一路”经贸深度合作的大环境?
       赵福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当前中国物质基础更加雄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综合优势明显。与此同时,传统比较优势减弱的挑战较为突出,国际经贸话语权亟待提升,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有待增强,外贸体制和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改进。
       针对当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针对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及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的新背景,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础。
       其次,针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及全球化的新动向,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最后,针对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及经济金融风险波动,促进经济金融安全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