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仍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近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的“改革·改变·展望”年度财经论坛在北京召开。参与论坛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围绕“回顾40年·致敬70年·迎接两个100年”的主题,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总结了辉煌成就背后的发展规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成功的逻辑

       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改革做对了什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适合中国国情并为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制度功能。”

       王一鸣认为,在创立这个体制的过程中,“以危促机”“搞对激励”“促进竞争”“降低交易成本”“统一市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是六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总量和增量对世界经济发展不仅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而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一次伟大实践,从理论方面,它最成功的地方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全面运营指导,最大的理论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坚持其辩证唯物主义方面非常鲜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就是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与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统一了起来。

       未来在哪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当改革到了一个需要重新爬坡的阶段,该怎么样推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王一鸣说,在改革的重大关头往往是以危机意识凝聚改革的共识,以危机的紧迫感加快改革的进程,使得改革在和危机的赛跑中总能领先一步,然后不断地实现制度的螺旋式上升。

       王一鸣建议,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按照十九大确定的路线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要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确立竞争中性原则,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继续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进一步缩短清单,还要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同时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强化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进一步把激励搞对。

       蔡昉则从时间、空间、分配三个维度详细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他建议,在人口红利迅速弱化的现实情况下,潜在生产力发生了断崖式下降,因此要继续提高劳动力供给能力,找到全要素生产力的新源泉;在比较优势弱化的现实下,要紧随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延续比较优势,维持制造业发展;在劳动力市场解决再分配问题弱化的因素下,要加大发挥政府再分配职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