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群:CPI涨幅稳中趋降 PPI走势有望回升

       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发布了2019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CPI环比略有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P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由涨转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从CPI数据分析,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平稳的特点继续保持且呈现稳中趋降的特征。另外,PPI走势表明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在继续发展,应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下半年,如果政策力度到位,PPI的走势或将逐步回升。

       CPI呈走势平稳、稳中趋降态势

       6月份数据显示,从环比看,CPI由5月持平转为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与5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3%,影响CPI上涨约1.5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1.10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解读称,从同比看,CPI上涨2.7%,涨幅与5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3%,影响CPI上涨约1.58个百分点。在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42.7%,涨幅比5月扩大16.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除气候等因素影响外,去年同期价格较低也是涨幅扩大原因之一。

       张立群对此分析,从CPI来看,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平稳的特点继续保持,而且还呈现稳中趋降的特征。CPI环比由5月上涨到6月下降,反映了边际的最新变化。从CPI同比涨幅分析,下半年稳中趋降的态势比较明确。

       张立群说,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尽管现在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但是人们对食品的刚性需求仍必须充分保障。针对食品价格涨幅高达8.3%,张立群认为,我国粮食供给的基本面比较稳定。相比去年同期食品价格较低,多种因素影响今年食品价格上涨。非洲猪瘟疫情的发展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市场、天气、季节性等原因影响水果生产,进而影响其价格。

       从6月份CPI的变动来看,张立群表示,今后建立食品价格稳定机制至关重要。他建议通过政府的支持、相关农业生产组织联合,建立食品价格稳定机制试点。这样既能稳定食品价格,也是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举措。

       另外,非食品价格影响总体来看比较平稳。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5%、2.4%和1.6%,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84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呈现较低涨幅;服务类的相关产品涨幅虽然高一些,但总体还是平稳。张立群表示,从6月份的价格上涨来看,总体呈现平稳减缓态势,总体走势稳中趋降。

       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下半年PPI有望回升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从同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6%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6%转为下降0.3%;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

       张立群分析表示,PPI环比由涨转降,表明了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在继续发展。从生产资料市场角度分析,表明了相关企业市场订单不足,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仍在进一步发展。从PPI涨幅变化来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整个工业品呈现供大于求的特征。因此,包括工业生产状况、工业增速下降、制造业增速下降等,实际上都和市场需求不足有紧密而直接的关系。所以,从PPI相关数据来看,我国仍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

       张立群接着分析,这里提到的通货紧缩并不意味着货币缺乏,而是由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订单不足、产品销售困难、资金流转存在困难,一些企业缺少销售回款,缺少还贷的能力。以上呈现出资金不愿向实体经济注入,导致通货紧缩,因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实体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

       张立群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最重要的是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作用组合起来,着力在增加有效投资、积极扩大消费上发挥其应有作用,激活国内市场潜力,扭转投资增速下降的态势,改善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尽快让国内市场需求活跃起来,从而支持总需求增速合理提高,使经济回升到合理的增长区间。

       针对下半年PPI的走势,张立群判断,这主要取决于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如果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加大,而且在扩大内需方面取得扎实效果的话,下半年PPI的走势或将从低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