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百甫: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民营经济是重大利好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发出了中国向现代化制度目标前进的号角。党中央的重要决定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信息。”2019年11月1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在重庆发表演讲时表示。

       他说,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良好的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当中尤其是以法治的完备和高执行度为最重要。依法办事是民营企业最渴求的愿望,有了完备的法治环境,企业就能很好地谋划长期发展。
当天下午,作为“2019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中小企业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小企业‘一带一路’建设高峰论坛暨2019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碚区举行。陆百甫在论坛上以《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活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陆百甫指出,这次论坛的召开,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因此具有十分特殊而重大的意义。他表示,4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之一。进入新时代,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历史进程中,民营经济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陆百甫从三个方面谈了看法。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地位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巩固。陆百甫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民营经济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这同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相一致的。他回顾说,过去40多年对民营经济的地位有过多次争论,比如十五大前社会上对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质疑和争论、去年关于民营经济的一些言论等,而党中央作出了英明的决断。

       陆百甫说,2018年11月1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再次进一步明确和肯定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堪称我们党在新时代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宣言书”。讲话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一论断依据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定位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讲话还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角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新的重大概括。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

       其次,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成为具有平等地位和活力的市场主体。陆百甫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好激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企业的潜力和活力,需要从政府优化环境、企业练好内功两个方面协同发力。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要求,主要抓好六方面政策,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政府如何优化营商环境?陆百甫认为,要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各类要素成本和财税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按照竞争中性原则,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更要加强产权保护,巩固投资发展信心;及时修订法律法规,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其中的当务之急,一是要持续降低社保缴费负担,最终达到与国外主要经济体相近的水平;二是继续加大减税力度,在逐步降低宏观税负水平的同时,优化税制结构;三是继续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并与“放管服”改革协同推进。

       陆百甫还表示,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营商环境的国家级法规,旨在以法治的手段确保营造一个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营商环境。对于民营经济和其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这部法规必将提供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练内功”要解决什么问题?陆百甫认为,重点有六个方面:一是灵敏的市场嗅觉;二是专注的创新意识;三是善变的产品结构;四是诚心的人才渴求;五是科学的管理机制;六是扎实的竞争优势。

       第三,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机遇,努力带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陆百甫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就是一例。“渝新欧”线路是先于“一带一路”倡议而行,又因“一带一路”倡议而兴。“渝新欧”打破了中国传统以东部沿海城市为重点的对外贸易格局,搭建起了中国西部地区与沿途国家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桥梁。对重庆而言,“渝新欧”改变了重庆的内向型经济结构,有助于重庆发展世界性产业集群。“渝新欧”是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一张名片。当前,重庆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那么,“一带一路”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陆百甫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内中小企业“走出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新机遇和广阔的市场新空间。概括地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为中小企业开辟国际化市场提供了窗口和平台。当前,中国经济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行压力较大。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是能够有效引导国内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就必须保证产品及服务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认可。这势必会倒逼国内中小企业大力推进自身转型发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体系,持续完善产品供给和售后服务,精准对接沿线国家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实现企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三是基础设施联通的重要进展,为中小企业迈向全球创造了便利条件。而且“硬”联通和“软”联通是全方位的,如在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标准和机制对接。现在正探索基础设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对外贸易、绿色环保、文化交流、健康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合作。这些都为中小企业“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是“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不断深化,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多双边投融资机制和平台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也为国内中小企业解决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