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宏观调控工具箱 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1月11日,在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提出,适应于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调控的工具箱中除了逆周期调节,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者分别解决不同矛盾和问题,需要“对症下药”。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提出的预期目标是,确保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如何把握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高培勇表示,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于“合理”二字的考量、标准是不同的。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工作主要围绕GDP的规模和增速,所以合理区间是围绕速度而展开的。但是目前我们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GDP的质量和效益逐步取代GDP的规模和速度,成为经济工作的核心目标,此时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便不能仅仅以GDP的规模和增速衡量,就业状况、物价水平、民生的改善等反映GDP质量和效益的指标成为第一位的目标。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围绕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战略、考量理应具有双重导向。既要“量”,也要“质”。
为了实现这样的预期目标,应该运用什么办法和手段?高培勇表示,传统意义上每当我们提到宏观调控的时候,工具无非是逆周期调节,而且把逆周期调节排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思想和战略,其中一个方面的“新”就是把深化改革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大举措,赋予深化改革以宏观调控的深刻意义。这意味着在当下的宏观调控工具箱中不仅仅只有逆周期调节,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培勇表示,宏观调控的制度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围绕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宏观调控,理应兼容双重操作,一手抓逆周期调节,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让两者各扬其长、相得益彰。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主辅相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手段,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打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
在当前中国,带来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和矛盾,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需要加以区分,有针对性地分别用药。对于短期的、外部的、周期性的矛盾和问题,适用于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的、内部的、结构性或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以应对。我们不仅关注短期内的经济波动,还要引入长期性的结构因素,不仅要关注供求的总量平衡,还要追求供给结构的优化,不仅要关注经济运行层面的变化,还要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深度挖掘其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
高培勇进一步提出,要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宏观调控操作,首先是为了实现短期的总量平衡,这无疑是符合常理的。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实质,是要保持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因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必须具有可持续性,“不能只想着2020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想着2021、2022,以至于更长的时间都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就此而言,短期的总量平衡固然重要,长期的结构平衡同样不可或缺,短期的总量平衡也必须以长期的结构平衡为基础。进一步说,高质量发展阶段运行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问题和体制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以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这是做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面和看家本领。“要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急性病和慢性病一起治,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之间调整,以总量平衡为结构优化创造条件,以结构优化推动可持续的总量平衡。”
另外,调控应当是适时适度的,恰当把握好实施逆周期调节的节奏,把握好实施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评判的标识其实就是看能否激活企业家、特别是微观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本届主题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论坛于2020年1月11日在全国政协礼堂成功举办,来自部委和重要职能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及知名企业家,深入探讨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为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