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评价研究

传染:银行挤兑和新冠肺炎COVID-19

       新冠肺炎COVID-19传染率可能是普通流感的两倍,病死率高达20倍,并且感染后果不明确,有效疗法或疫苗尚未研发成功。随着每天案例数量的增加,人们的担忧与日俱增,可能会导致许多人以牺牲经济利益的方式行事,如避开可能传播病毒的地方,即要远离公共交通,学校和工作场所。许多人直到确信该疾病是可以控制的才会恢复常态。建立信心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或极低的感染可能性,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许多观察家正在降低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而金融市场参与者将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缓解冲击。

       重新建立公众对可以安全外出的信心的挑战与政府在阻止银行挤兑时面临的挑战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人们识别和隔离感染COVID-19的人的能力类似于人们识别和隔离濒临破产的银行的能力。

       银行就像黑匣子:外部人员对银行资产的价值知之甚少,尤其是在诸如资产价格普遍暴跌的冲击之后。坏消息会导致储户质疑其银行的偿付能力,而银行又是脆弱的,按面值赎回存款的顺序过程创造了先行优势:首先进入银行的人获得了全额付款,而后到的人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这就导致银行挤兑现象。银行挤兑像病毒性疾病一样具有传染性,即有关单个银行挤兑的消息使所有人都意识到,银行界中可能还会存在其他“不良银行”,这使挤兑变得恐慌。

       这些相似之处表明,用来控制银行挤兑的手段也可能有助于管理COVID-19等大范围流感的经济后果。

       通过向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提供抵押,中央银行可以轻松管理流动性驱动的银行挤兑。但是,如果对银行的偿付能力有问题,那么问题就会变为政府如何可信地证明银行状态是健康的。根据经验,阻止偿付能力问题的金融蔓延的最有效机制是特殊的披露机制,而揭示银行真实状况的压力测试是最有效的工具。2009年5月发布的针对美国19家大银行的压力测试成为2008年无担保融资崩溃事件补救措施的关键部分。

       为了限制大范围流感带来的经济影响,要求进行全面而可信的披露是必须的。新闻显示感染可在任何地方发生,所以即使没有病例,人们也会避免去可能遇到感染者的地方。在流感时期,人们很难或不可能观察到坐在旁边的人是否携带病毒,所以每次咳嗽和抽搐都会引发恐惧。

       2009年压力测试的教训是,健全的科学和公共卫生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至关重要。为了使人们重新建立开展日常业务所需的信心,本文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实验以下几种组合:(1)测试可靠且证明该人群几乎没有病毒;(2)感染者的有效隔离;(3)疫苗的研发进度和有效治疗手段的进展。
 

      (详情请参看《Economics in the times of 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