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华:“高速发展阶段如何质变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专题演讲

        1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在出席第十六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作主旨演讲时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求平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形势缓中起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并重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柱作用显著增强,为我国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培华说,今天我们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18年八项重点工作,汇聚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人士共同探讨寻找适合解决新时代下宏观经济发展难题的途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十三五”规划落地实施的一件大事,相信一定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他指出,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催生大量新业态的涌现。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将更加深入人心。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初步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贯彻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政策框架。
 
        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将注重发展规模和提高发展质量相结合,将注重短期调控和提供持续增长动力相结合,将注重需求总量收放和优化供给侧结构相结合。同时立足政策层面为基础,切切实实改革行动。
 
        马培华说,中国迎来了新征程、新思路、新机遇,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经济运行趋势及企业发展方向或呈现以下这样的一些特点。
 
        第一、发展方式改变。为转变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式将以集约型的发展方式代替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从低水平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绿色清洁型的发展轨道。因为经过我们四十多年来的发展,人民在环境方面的需求和渴求是非常迫切的,但是我们的经济还要不断的发展,这两个方面要兼顾,但是我们在环境方面也要下更大的功夫。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改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生产率达到先进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开始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些重大的变革都将有利的倒逼生产转型,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新时代经济的发展方式朝着集约型发展。
 
        第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形成。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后发地区,拥有肥沃的经济增长的土壤,在劳动力生态和资源等各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握住这些基本点就能够在乡村地区创造另一个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
 
        二是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在经济发展之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去年消费有大幅度的增长,这说明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袋鼓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旺,消费有更大的潜力。当前我们仍面临着出口外汇的不确定性增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深度挖掘消费尚未展现出的潜力,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国内消费市场庞大,潜力无限、发展迅速,重视并深耕国内消费市场,是未来的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消费也是需求,是向高质量的方向需求发展,这点是看的比较清楚的,大家要求我们商品质量好、环保,对我们的健康有正面的作用,方方面面的要求都是重要指引。
 
        三是先进制造业要加快发展,要培育一批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刚才我们中国移动的老总已经讲了,我们互联网通信将会在未来的经济和工业发展过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当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已经孕育,并且在茁壮成长,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结合最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奇迹之地。
 
        第三、创新型国家确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取得新的进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此提出要求,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系统性原始的成果要获得重大的突破,这一方面我们最近一些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出关键性供给性的技术、前沿引领的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在我们经济发展中间将会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利的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提法是一个长时间的提法,我倒是觉得我们要更加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使我们更多的成果转换为生产力,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培育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2012年的52%增长到2016年的56%,增加了4个百分点。当然对贡献率也有不同的说法,总体上来说科技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我国的科技人均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少的差距。我们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已经占到全世界的第二位,科技投入发挥的效能更值得研究。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已经持续展开,科技人才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促进科技体制的深度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全球竞争的大势所趋,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强国的必要措施。
 
        第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增长动能结构、服务业结构、制造业结构、城乡结构、融资结构等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欠优化的问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的关键举措。十九大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使产业结构在调整当中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民营资本加入国计民生领域,更好的鼓励和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201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7%,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这样一个平均水平,未来几年我们预期我国将仍然保持较快城市化的进程。
 
        第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非常明显,不同区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大,接下来需要集中力量协调区域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协调发展列为七大战略之一,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列为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并首次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标志着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具体而言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加快雄安新区的建设,这是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的发展科学规划,以及粤港澳建设等等战略措施,未来将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中、东、西、南、北区域的协调发展,重点将分类指导和一体联动,重点引领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
 
        第六、金融体系稳健开放。数十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曾经过一句话“金融搞好了,经济就活了”。金融稳定对于经济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至今日,金融在各领域内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金融、不经济,我国金融体系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规模和较为成熟的行业规则,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绷紧神经,一刻也不能放松,牢牢把控,不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按照十九大和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未来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会稳步向前推进。我国银行业系统除了承担国内的金融需求之外,更多的会走出国门,在世界发展的潮流当中发挥关键作用,覆盖面会更广,证券行业监管将更加到位,新一轮业务规范化、数字化将逐步的推进。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将基本实现,我国金融业未来必然在经济增长、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金融业和我们系统性风险跟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喊了很长时间的问题难题的解决仍然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否则我们实体经济没有支撑,金融也不能持续的发展。
 
        第七、房地产市场回归本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共性,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中国的房地产承担了太多的功能,比如说租房、储蓄、投资等等,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堪重负,迫切需要回归本位,在新时代将稳步推进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建设,未来房地产产业运行将逐步的趋于相对稳定。
 
        第八、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对于新时代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和法制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我想这点上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应该是一样的,都需要有这种精神进一步的发扬,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对企业家的优质高效务实服务,加强优秀企业家的培育,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引导,更好的发挥企业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认为对企业家的尊重,全社会的尊重这种氛围一定要形成,这样我们经济才能有不懈的动力。
 
        第九、就业质量更高,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我们要实现就业的高质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十九大的报告提出完善按劳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合理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调节过高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些收入方面的原则,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消费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居民劳动收入以财产型收入取得进一步得到拓展,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的调节职能。2018年我国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继续向深水区挺进,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的任务将会是重中之重,当然这也是一个难题,我们本身企业的成本现在包括劳动力的成本,跟周边国家相比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的质量要提高,成本要降低,这是一对矛盾,但是这条路不能走,我们的目标只能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去发展,
 
        第十、经济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要求,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市场导向的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形成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有效运作,生态保护系统保护力度明显加大,突出的生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要打赢蓝天保卫战。
 
        同时,马培华指出,我们不能忽视的新时代下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列的三大攻坚战之首,意味着2018年的首要任务仍然是防控金融风险,未来金融监管方面不会松,而会越来越严格。稳中求进。
 
        二是精准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尤其是一些革命老区仍然不能脱掉贫困的帽子,要注重在这些区域进行精准扶贫。
 
        三是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表述当中提到了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他指出,这对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个指引。很多环保型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相关表述非常细,足见中央宏观调控部门对污染防治环保的重视。新时代的结构特征其实是未来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将是一个过程,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变化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这个过程将是中国经济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的过程,也是由大到强的演化过程,在此过程当中针对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除了进一步推进改革,未来治理会成为主题,整个经济体各方面的深入治理将会成为未来长期的重要任务。
 
        对于讨论的主题:新时代宏观经济的形势,他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社会智库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于国家的大政方针,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其次要对改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服务于中央和地方。最后要注重深化改革发展中的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创新、理论引导的作用。围绕智库更大的自主权,完善智库参与决策的机制,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以技术革新破解传统难题。最近几年我们在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大科学方面有了一些很大的成果,这鼓舞了中国人继续实现科学强国的梦想。同时,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整个技术创新能力应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国际上很多制造业方面我们已经可以和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的一定领域内并驾齐驱,但是关键的环节、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到来的背景之下,我们要继续坚持创新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的发展起来。
 
        在这里面我觉得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很大的差距在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我们很多科技资源是分散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最终变成商品、形成产业化,这方面的差距很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发达国家受到社会尊重的企业,都是创新型的企业,他们有很大的技术力量,把很大的技术投入放到创新方面去。我们在科技体制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刚开始改革的时候是成功的,让企业推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今后应该把科技资源更多的向企业进军,包括财政资源、金融资源、人才资源,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大批在国际上能够引领产业革命的些创新型的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这方面都应该努力。国企过去直观的感觉到动力还没有那么强,有一方面体制机制的问题,如果体制机制好一些,动力就会更加强,但是机制体制还跟不上,这需要改革。在民营企业方面,想技术创新,但是能力不够,这也是事实。所以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批像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华为12万的员工当中,有8万多的研发队伍,基本上跟国际上打平了,所以如果我们这一项工作做好了,中国的经济成功转型就有希望。
 
        三是逐渐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建设。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在全世界竞速,在新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在创新实践当中更有优势,因此,要把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一方面要发挥高校企业和研究所的作用,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大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他指出,我们在吸引人才、给予人才发展空间方面我们还是存在问题,目前美国是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大家都知道实际上他聚集了全世界的人才,我们华人在中间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最近一些年,印度人不仅在技术方面,在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比中国的一些管理人才在国际大企业中,担任的位置更高,作用更大,所以这些我觉得我们对先进的成果应该有进一步的共识,使我们的人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着力降低成本,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降成本。为实体经济降成本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发力的地方,要进一步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继续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的改革,降低用能、物流的成本。成本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这点上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和进一步优化,最近特朗普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降低成本这一事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包括他们降税一系列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我们一些企业也是到海外去投资,主要看重的也是成本问题,当然我们降低成本不光是我们制度性的成本,另外一方面还要进一步结合我们的国情进行有效的策略和政策,这样使得我们的成本有更好的竞争力,质量有更好的发展。
 
        五是做好房地产改革发展,防范金融风险。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重要指示,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六是做好污染防治,履行社会责任。政府部门应强化对污染防治的督察,加快形成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应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造福于社会人民。积极投身环保事业,自觉实行绿色清洁生产,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
 
        马培华说,今天我们提倡的高质量发展,看似简单,实属不易,这需要我们在以往四十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中积累量变,并准确的把握时机,才能实现质变——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期间我们需要搞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品牌代替廉价的劳动、资源等开展经济竞争,我们需要提升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效率全要素的生产率,增加经济内生动力,创新动力。我们需要更好的融合金融和实体经济,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也需要协调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