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产业成数字经济重要支柱 文娱区块链带来新发展空间

第五届中国国际互动娱乐大会(CIGC)于日前在广州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在会上发布了《2018泛娱乐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泛娱乐产业的发展八大特点和六大趋势。
《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为5484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将会超过1/5,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7年,我国泛娱乐以“文化为核、娱乐为表”,产业生态日趋成熟,细分领域百花齐放。我国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传统泛娱乐业态迎来精细化发展;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方兴未艾,“玩法”更加多样。泛娱乐内部各业态之间深度融通、泛娱乐产业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精品IP层出不穷,优质游戏、剧集等文化产品积极“出海”,在国际文创市场上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泛娱乐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日趋成熟
IP开发形成全产业运作模式
《白皮书》认为,中国泛娱乐产业生态日趋成熟,已由单体竞争转向了生态性竞争,进入“下半场”,涌现出了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网易、三七互娱等为代表的泛娱乐产业生态化运营龙头企业。
IP开发已经形成全产业运作模式,高层次协同培育旗舰IP逐渐成为行业主流趋势。文学、动漫、影视、游戏、音乐、综艺节目等业态已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在IP 孵化期就开始协同培育、共同打造精品IP,在早期就实现了资金、内容制作、演艺明星、宣传推广、发行销售、衍生产品等各个环节的贯通。
生态化平台的整体协同能力和商业价值正在逐步凸显,生态化运营的龙头企业将以制作方、投资方、运营方三种或以上的多重形态、角色深度介入IP经营的“全产业运作”,努力打造作家品牌和超级IP,形成一条“文-艺-娱”一体化的全流程经营产业链。
这种泛文化产业平台的搭建,使得各产业门类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全面跨界连接、融通共生。因此,未来的泛娱乐产业会形成综合型的文娱集团,以集团式作战的方式将产业上下游全链路打通,升级成新兴的大文娱产业生态,生态中的各方都将收获更多回报,不断创新产业业态、更新商业模式,推动我国泛娱乐产业实现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前沿技术催生产业发展新机遇
文娱区块链有望改变产业面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与泛娱乐垂直领域深度结合,应用广泛落地,为泛娱乐产业扩展新场景、创造新机遇和开拓新空间。H5等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轻量游戏成为产业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H5游戏市场规模增长超过60亿元,游戏用户增长超过3.5亿。微信小游戏、微端的出现解决了轻量游戏二次入口和用户留存的问题,扩展了重度手游的场景,形成全民轻量级娱乐环境。例如,三七互娱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品类创新,实现了H5游戏领域品类扩展,H5游戏《大天使之剑H5》竖立了新一代H5游戏品质标杆。
VR 游戏技术进一步成熟,推动游戏向线下场景扩展。2017 年,我国VR 游戏用户数量约0.4 亿,同比增长一倍,约占游戏用户规模的10%;VR 游戏销售收入约4.0 亿元,同比增长28.2%。
《白皮书》认为,区块链等新技术将给泛娱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尽管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仍然主要局限于金融领域,但未来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的项目,即“产业区块链”项目,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白皮书》提到,在泛娱乐产业,区块链正在改变着数字版权的交易和收益分配模式、用户付费机制等基本产业模式,将形成融合版权方、制作者、发行方、用户等的全产业链价值共享平台。未来的泛娱乐产业将有望基于区块链应用技术打造全新产业生态圈,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交易机制,大幅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显著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更有力地保护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形成更加诚信的产业生态,打造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泛娱乐产业基础设施,甚至彻底改变泛娱乐产业的面貌。
 “IP+产业”成为产业升级新风口
推动信息消费和实体消费双升级
2017年,泛娱乐行业国产精品IP 频出,优质内容不断提升用户黏性和付费意愿,并通过联动销售、衍生品等方式带动实物商品的销售,实现高质量IP和精品内容持续提升泛娱乐用户付费意愿,带动信息消费和实体消费实现“双升级”。
泛娱乐产业的融合边界也在扩展,作为互联网基础性业态的内容产业、电商产业、社交网络之间的边界也在日益模糊,迈向更高层次的产业生态之间的融合。
《白皮书》认为,IP在泛娱乐产业融合过程中扮演了“桥梁”和“中枢”的重要角色,在接下来泛娱乐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消费与实体消费同步升级的大潮中,IP将进一步成为产业融合的“酵母”,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进一步结合,形成“IP+产业”的新模式,成为产业品牌升级、文化升级的新风口。“IP+产业”将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催生新兴业态,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 逸秋  来源: 《人民邮电报》